曼陀羅基本上是一種工具,他可以應用在各種場合之中,以下是一個範例。利用讀書會討論7個功夫的筆記來說明曼陀羅的應用。
讀書會討論7個功夫
串 |
化 |
引 |
應 |
讀書會 |
結 |
聽 |
問 |
交 |
在這個表格當中,首先可以看到每一個大字都是討論功夫的開頭。前面7個是主要功夫,第8個是行政作業,將之放大,除了有視覺效果以外,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幫助記憶。曼陀羅是一種工具,它的應用可以隨心所欲的變化,不一定要遵從固有線性的思考模式。
曼陀羅的開端可以從任何一格開始,基本上都是遵從由下面那一格依順時針方向旋轉。表格從「問」字轉到「交」字共有三個轉彎。第一個轉彎之處是「聽」。「聽」這裡比較簡單,由問到「聽」很快就到了,事實上開始問就要開始聽,所以通過第一個轉彎處很快。
接著到第二個轉彎處是「串」字,當讀書會討論到「串流」是第二個轉彎之處,也就是說讀書會討論進行到一半了。這是檢驗一個讀書會的進行順利與否,能夠將討論串流發揮,表示讀書會進行成功一半了。
接著到第三個轉彎處是「引」字,討論到這一個階段,不論討論是否熱烈,「引」字都是要準備結束的開端,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所以當轉彎過這一個「引」字就是要讀書會準備收尾的時候。
利用這一個表格平時可以訓練自己,對於讀書會的過程掌控,利用視覺效果及以上技巧來協助記憶。或者可以拿這一個表格當作臨時小抄,在領帶讀書會舉行時提醒自己,並以此掌握全場氣氛及時間。等使用一陣子之後,就可以完全不用表格來輔助。利用方位,將自己放到表格中央,從背後方位開始做提「問」,轉到左後方位就是「聽」,左手邊方位則是「應」,左前方是「串」,前方則是「化」,右前方是「引」,右方是「結」,最後右後方則是「交」,交代作業期待下回讀書會。這叫做手中無表格,心中有表格,利用「心眼」來記憶及輔助讀書會進行。